第2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,今天在世博中心举行。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。上海市市长杨雄作大会报告。
杨雄市长表示,自去年9月29日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,我们着力推动投资管理、贸易监管、金融改革、事中事后监管四个方面制度创新,在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上,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。第一,探索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管理制度。根据准入前国民待遇、负面清单以外内外资一致等原则,建立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,最大程度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。
据杨雄市长透露,一年来,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1.26万家,超出过去20年的累积总数。外商投资呈现逐月递增的态势,新设外资企业1784家。对外投资呈现加速发展趋势,已经办结了107个对外投资项目备案,中方对外投资总额累计23亿美元。
第二项阶段性成果是推进贸易监管制度创新。杨雄市长表示,上海力求在两项重点监管创新上取得突破。一项是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管理制度。把货物通关分别向多个监管部门报批,改为向一个跨部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递交相关的标准化电子信息。今年6月,这项制度已经部分运行。另一项是货物状态分类监管。根据保税货物、非保税货物、口岸货物等三类不同货物状态,进行分类监管,提高通关速度,降低监管的风险。这项制度已经有了试点方案,确定了试点的企业,力争尽快启动。
第三是推动金融制度改革。杨雄市长表示,在坚持宏观审慎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,推进自贸试验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建设,逐步建立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、人民币跨境使用、利率市场化、外汇管理改革为重点的金融制度框架和监管体系,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。
第四是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。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,按照市场经济和更加开放的要求,逐步建立一套由基础性制度、专业监管制度等组成的事中事后制度体系,更加高效、透明、规范地维护市场秩序,防范系统性风险。